
最近麥田又出了一本
向田邦子的作品<寺內貫太郎一家>
淑惠認為這是向田邦子女士為電視連續劇所寫的故事
在嘻笑怒罵之中
感受到人物個性明顯
雖然是芸芸眾生的小人物
卻在生活的一呼一吸之間
透露出人性善的一面
顧名思義<寺內貫太郎一家>
就是以貫太郎的家來做主軸
家庭成員簡單
一個七十歲奶奶
嘴巴刻薄,不愛乾淨
喜歡惡作劇,身體很健康
貫太郎是繼承家業石店老闆
高壯的身材配上粗魯的個性
其實是個感情豐富的大男人
貫太郎之妻里子
身材嬌小溫柔體貼
具有傳統的日本婦女風範
女兒靜江因小時的意外
所以跛著左腳
卻不因跛腳而扭曲性格
是個開朗做事俐落的好女孩
兒子周平是大學重考生
雖然痛恨父親獨斷專橫
但最愛父親的卻是他
不想繼承家業石店卻又考不上大學
其他週邊人物也簡單:
石店老師父及其徒弟
幫傭美代子和對面花店老闆
整本故事沒有了不起的情結
都是你我生活中會發生的事
就是在尋常不過的生活中
再去尋找人性情感的[爆點]
比如[跛腳的小狗]:
跛腳的靜江收養了一隻跛腳的流浪犬
陰錯陽差的對話
讓弟弟以為是因他讓姊姊受傷
後來媽媽讓周平看了爸爸的日記
才真相大白
向田邦子的厲害
是將人物的對話自然卻又環環相扣
每一句話都有其功能在
淑惠認為
這是一個好的劇作家
所練出來的寫作功力
再舉一例[祭典鼓聲]:
貫太郎當上祭典的總幹事
風光的辦著熱鬧非常的祭典
但是當天卻是幫傭美代子媽媽的忌日
美代子沒有穿上太太給的浴衣
(對美代子來說這是太太的恩典,也是奢侈品)
不願, 不敢對旁人說忌日之事
旁人以為她因被吃豆腐一事嘔氣
後來貫太郎發現了
放下了老板(祭典總幹事)的架子
請了和尚, 專為幫傭美代子的媽媽誦經
那熱鬧的祭典鼓聲, 喧鬧聲(一動)
和美代子房中母親遺像和供的小白花(一靜)
兩者之間的反差,
寫得十分溫暖而令人感動
養流浪犬和祭典
都是市井小民會遇到的事情
淑惠喜歡這樣的生活化
也喜歡平凡下的星星火花
更喜歡作家用善良的角度
啟發我們深思和咀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