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的書很雜
有王淑芬老師的[我是白癡]
老舍的[駱駝祥子]
葉慶炳老師的[晚鳴軒的詩詞芬芳]
還有韓國媽媽寫的[小學生必修的4堂課]
其中[晚鳴軒的詩詞芬芳]我很喜歡
所以捨不得一口氣讀完
總在心很沉靜的時候讀個一兩篇
很棒!
韓國媽媽寫的書也還未看完
因為兒子還沒上小學
還可以拖一下!(笑!)
而王淑芬老師的[我是白癡]則是一口氣看完
因為很好笑也很....
該說可憐或是可悲嗎?
因為故事中的[白痴]並不覺得自己可憐亦是可悲
那是我這樣的[有心人]才覺得的
[我是白癡]在故事媽媽團中大家說讚!
它用白癡小孩第一人稱來寫
用最乾淨的角度來看生活中發生的事
反而襯出無所不在的人性黑暗面
淑惠曾在晚上陪讀時光唸[我是白癡]給孩子聽
問小二的女兒懂不懂
女兒說有些懂有些不懂
可能女兒班上並無較特殊的孩子
所以把它當故事聽
對於[特殊孩子]如果在自己小孩班上
淑惠倒覺得讓孩子有機會去照顧別人
是很好的生活教育
而老舍的[駱駝祥子]是本小說
很有名的小說
我卻不喜歡!
因為讀來很沉重!
故事是敘述一位老實憨直的拉車夫祥子在動亂的時代
如何因為環境的改變
而讓這位有原則的癡情男人
被社會染缸染成只知個人安樂不問他人生死的無業遊民
除了它讓我越讀越沉重外
也讓淑惠思考作家書寫文章的意欲為何?
前一陣子淑惠也讀了魯迅的小說
那時候的人好像很難寫出讓人歡樂的故事
可能
生活真的很苦 社會真的很亂吧!
有人說[文學是苦悶的象徵]
藉由文字來抒發心中的苦
我想這只是其一
因為文字是個多面性的中性體
有喜樂也有哀怒
端看作家如何架構文字世界
如果淑惠可以選擇
真希望自己帶給人是溫暖的愉悅的
甚至是撲ㄘ一笑的輕鬆小品
註:廚川白村的話:[文學是苦悶的象徵]。這句話代表一種投射文學觀,即文學是後設的,後設於苦悶,是苦悶的轉換或翻譯。
- May 11 Fri 2007 11:28
說書˙閒話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